社会新闻

柔水偎峻石 墨黛如玉展妙姿

2023-06-09 09:19:27 星期五  来源:牛城晚报

记者一线听泉声之峡沟水库

柔水偎峻石 墨黛如玉展妙姿

前边是巍巍太行,中间是碧绿的库水。站在沙河市挂壁公路的天窗垛口处眺望,满目净是雄奇依着灵秀,柔水偎着峻石,墨黛如玉的峡沟水库静卧在群山环抱中,儒雅低调地向游人们展示着太行泉城的魅力。

□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东甲 文/图

走现场水面一平如镜让人屏息

6月的天,已经热了起来,可是一进入挂壁公路,便能感到丝丝的凉意。这条公路呈半开放洞形结构,时而从岩壁上露出,时而潜入山体,若隐若现,浑然天成。前行中,只见公路隧洞上方的参差石缝间,一颗颗水珠不断落下,每一颗与岩壁碰撞时都会发出清脆的声响,使得隧洞更显清幽。而在公路的开放处,从山体而下的水流则在天窗垛口前形成了一道道水幕。

挂壁公路下方便是峡沟水库,扶着公路的石垛儿向下望去,一方潭水静静地铺陈在眼前,水面一平如镜,水质清澈,或碧绿或墨绿,幽静得让人极力想屏住呼吸,不敢发出一丝声响,生怕打破这亘古的寂静。虽游人不忍搅扰清幽美景,但远处峭石汇合处的静水中,几只在水面自由凫游的野鸭却没有游人的多情,间或的鸣叫声登时让景色多了一丝灵动。

继续前行,转瞬,又进入幽暗的隧道,隔一段,山壁再次豁然洞开,谷中山水美景扑面而来。湖水、峭石随蜿蜒隧洞,从不同的角度,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在游人面前。水,忽而宽阔平展,如一面无边无际的镜子;忽而狭长曲折,若一条飘逸飞舞的丝带,而两列峭石的尽头,隐约可见层峦叠嶂、高低起伏的远山轮廓。

移步换景中,峡沟水库似大家闺秀般,以沉静秀美之态和不断变幻的身姿,屡屡给游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
忆当年 永世铭记先烈丰功伟绩

谷尽头一高山如屏,左右双峰对峙,正中一座小山,宛若一头巨象伏卧其间,这就是当地村民所说的“大嶰嵯沟”。沟口有一块石碑,上写“埋兵岭遗址”,峡沟埋兵岭就在嶰嵯沟内。

1942年5月初,八路军前总通讯营奉命驻扎沙河县柴关乡西部峡沟村嶰嵯沟,部署集训与反“扫荡”任务,嶰嵯沟成为八路军前线总部存放通讯器材、军需物资及人员整训的重要基地。5月中旬,由于汉奸告密,日军从沙河、武安纠集了上千名日伪军,分三路突然包围嶰嵯沟八路军。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关头,全营官兵与敌展开残酷血战,为保护电台、机密文件和军需物资的安全,战斗中,18名官兵壮烈牺牲。战后,群众将烈士们的遗体埋葬在嶰嵯沟的山岭上,俗称埋兵岭。

“我们都躲在石崖下边,眼看着一个又一个战士倒下去。”几年前,记者到峡沟村采访时,遇到曾见证了这段历史的高京先老人。她告诉记者,那时乱飞的弹片崩瞎了妹妹的左眼,山崖下边的人谁也不敢动。后来知道是汉奸告密,在八路军刚刚突破第一道包围圈后,就被尾随而来的汉奸鬼子严严实实地包围了,并且鬼子的骑兵也从山口冲了进来。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。老人说那是她这一生中第一次见杀人,也第一次见死这么多人。

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老人说,她和乡亲们会永世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。

探来历“群众自力更生的一面红旗”

峡沟水库建于1958年,完工于1960年初,设计库容量是570万立方,坝高78米,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,供应3个乡30多个村3.5万人饮水,属于一级水资源保护地。

周恩来总理曾盛赞峡沟水库是“群众自力更生的一面红旗”。其下游近10万人畜用水问题因此得以解决。2009年3月至2010年初,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,现在水位33.3米,蓄水160万立方米。

峡沟隧道(挂壁公路)于1970年开始修建,1973年完工,历时三年,全长560米。因为修建峡沟水库,把峡沟村当时唯一进村道路淹没了。当年没有机械化工具,修建水库全靠炸药和人工开凿,山洞弯弯曲曲,顺山势开就,隔一段因地制宜,留有透光的“天窗”用于采光、通风。

峡沟水库的修建极大缓解了山区丘陵群众的饮水困难,也使峡沟村成为了一个依山傍水的秀美山村。峡沟村全村人口107人,经常居住60来人,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小山村。由于大山的阻碍,峡沟村对外联系少,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态风貌,成了鸡犬相闻、炊烟袅袅、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世外桃源。

看未来 源源之水让希望长存

出挂壁公路西口,沿山路蜿蜒前行,水穷处、云起时,便是峡沟村。村内石房石院,石墙石门,古朴沧桑。老翁街头立,老妪起炊烟,孩童秋千嬉戏,母鸡携娃觅食。鸡鸣犬吠,此起彼伏,一派世外桃源。因为近年来游客增多,这里也开办了农家乐,为游客提供餐饮。山里人实在,也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名堂,羊肉汤、饸烙面、大锅菜,虽不甚精致,却有着满满的烟火气息。

“咱这儿山好水好,你们城里人都愿意来,我们也愿意让你们来。”吃饭时,农家乐老板主动来与记者闲聊。他说,好山好水吸引来了游客,游客稀罕山里的东西,又为他们带来了收益。过去他们是靠种地、散养鸡羊,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,后来游人多了,他和另两户人家合办了农家乐,现在平均每户每月能赚两千多元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“这都是这方山水馈赠给我们的,我们会世世代代守护着这方山水。”农家乐老板说。

夕阳西下,回望峡沟水库,波光粼粼,不仅让人感叹正是这源源之水让村民希望长存。再望挂壁公路,深邃幽幽,正是这夺天工之路通了幸福明天。

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

独家授权发布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。